埃夫特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18亿元,同比下降28.6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93.91%;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40.11%;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36.4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58.48万元,同比下降670.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211.51万元,同比下降357.36%;负债率48.37%股票配资公司怎么找,投资收益-1704.5万元,财务费用2236.21万元,毛利率17.11%。
在手机产业链沉淀多年的厂商,正加速拥抱汽车电子市场。
11月25日,光弘科技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称,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All Circuits S.A.S.(简称“AC公司”)100%股权及TIS Circuits SARL(简称“TIS工厂”)0.003%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AC公司及TIS工厂将成为其子公司。初步测算认为,这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
资料显示,AC公司在汽车电子市场有深厚积累,且业务主要布局在中国以外市场。由此显示出光弘科技对外部汽车电子资产整合以及延伸海外市场发展的筹谋。
这也是此前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厂商近些年发力汽车电子市场的一个缩影,在手机市场进入发展成熟期、增长放缓背景下,汽车电子无疑成为新增长点,这已经逐渐体现在部分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中。
但进入下半年,全球汽车供应链面临阶段性成长瓶颈,尤其中国以外市场不仅增长乏力,甚至面临库存压力,令部分国际汽车芯片巨头业绩承压。
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目前(终端市场中)唯二增长的需求市场来自AI服务器和EV电动汽车,当然AI服务器的成长力度远高于其他终端市场。EV市场需求在2024年上半年有不错的表现,但在下半年需求开始走弱。整体来说,预计今年EV市场年增速约为22.5%,2025年增速约18.2%。
“实际上我们发现,车用8英寸晶圆产能已经在陆续回调,12英寸晶圆的产能利用率也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高位区间,包括PMIC(电源管理芯片)、碳化硅、周边市场如充电桩相关需求已经在恢复。因此我们对明年的车用芯片市场状况抱持乐观态度。”他指出。
增量市场
手机作为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对成本相对敏感且所能搭载的元器件数量有限,汽车产业链则有所不同。手机产业链中,较早进入汽车电子业务的厂商已经开始受益于本轮汽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
欧菲光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汽车功能逐步整合集中,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式向域融合架构演进。由此公司将智能汽车业务划分为智驾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布局相关领域,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形成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行泊一体驾驶域控制器、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
欧菲光2024年半年报显示,期内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增速54.01%,对整体营收贡献11.2%;智能手机依然贡献收入的77.66%,同比营收增速61.77%。显示出两类业务均实现较高增速。
本次收购方光弘科技表现类似。2023年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正式成为国际汽车零部件厂商法雷奥的供应链伙伴以来,汽车电子业务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造车新兴势力发展迅猛也带来商机。汽车电子业务已成为该公司继消费电子外另一支柱领域,并将保持高增速成长。
这一趋势在2024年半年度延续。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增速72.68%,整体占比71.72%;汽车电子业务有250.45%的高营收增速,营收占比21.29%。不过毛利率仍有改善空间,其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13.71%,同比下滑4.76个百分点;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4.51%,同比下滑5.52个百分点。
这就不难理解光弘科技的收购计划。其在公告中分析,随着下游市场加速发展,汽车电子行业部分新兴企业得以利用行业变革机遇进入汽车供应链体系中,从而促进汽车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洗牌,并使得汽车电子行业跟随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蓬勃发展。
汽车业务喜与忧
虽然汽车与手机对前沿技术应用的积极程度有所不同,但手机产业链要将业务经验复用到汽车电子市场存在一定优势。
欧菲光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一方面,手机和汽车的使用场景、需求有所不同。汽车感知技术更多关注安全性,包括驾驶员、乘客以及其他道路参与因素方面的安全性,手机则更多关注成像效果。
但同时,摄像头技术迭代中存在一定重叠:智能手机影像技术历经多年创新,手机摄像头产品快速叠代,而伴随智能汽车装配摄像头的数量越来越多,车载摄像头“手机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欧菲光在手机业务的技术积累,将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释放。
此外,欧菲光在手机摄像头模组制造以及工艺方面有技术和制造经验,也可以充分复用到汽车领域。
AI大模型的探路落地,也对汽车电子产业带来更多空间。慧荣科技CAS业务群资深副总段喜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未来所有的边缘端,包括手机、PC、电动汽车等,AI功能落地都会走向云端融合。”相比来说,手机遇到的挑战更大,因为其有轻量化的前置条件,就意味着对电池、元器件设计空间和成本的压力。
在他看来,AI在电动车领域会有更大发展空间。“电动车就类似有四个轮子的服务器,数据处理方式会更类似数据中心。所以我认为,目前在数据中心大量应用的HBM(高带宽内存),下一步会进入电动车中,因为电池容量大、可以承载更大功耗、散热好。”
当然,倘若纵观整体汽车电子市场,目前正面临阶段性压力。前述公司的主业仍在相对稳定且有周期性旺季的手机市场,汽车业务对这类公司更多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而存在;对于主业聚焦在汽车电子的产业链公司,其业绩就没那么好看了。
被视为是汽车芯片市场风向标的德州仪器,此前在三季度财报交流会上,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viv Ilan就分析,三季度在中国的汽车收入达到历史新高,经历了一季度的调整后,从第二季度已经开始增长;但其他地区市场的汽车业务营收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峰值,目前整体仍呈现下行趋势,疲软情况在持续。
这意味着目前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现状,海外汽车市场后续波动态势,将持续与市场实际需求磨合。
此外,这一细分市场的盈利能力也受到关注。第三方机构潮电智库此前指出,汽车电子供应链已经关注到毛利率亟待提升的事实,有公司管理层明确指示亏本的项目不能做。
长期空间
电动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空间毋庸置疑,只是结构化的需求走向或许已经明晰。
对于当前汽车芯片市场面临的成长压力,段喜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根据统计,目前一年内新推出的电动车机型甚至比手机机型还多。这导致电动车市场供应积极,但也对供应链的价格体系带来一定压力。
“的确是面临不太健康的状态。”不过他续称,相信这种状态将逐渐好转。“今年业内观察发现,全球纯电电动车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是油电混动类电动车有很快成长,这源于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因此即便目前电动车市场处在前几年爆发性成长后的震荡沉淀阶段,导致相关车载存储芯片也面临一定压力,但我认为在明年会开始好转。”
究其原因,段喜亭指出,首先,市场在经历优胜劣汰后,明年发展会趋于稳定;其次,在市场对纯电和混动市场有明确方向后,汽车市场到明年会有明确的发展趋势,因此预计到2025年尤其是下半年,汽车存储相关应用会进入新的发展局面。
“我认为,汽车是一个持续成长的产业,也是除手机之外会面临最大变革发展的产业,还是会有深入AI相关应用的产业。比如智能驾驶目前还处在‘婴儿期’,逐渐成长会进入成熟期,我依然很看好汽车产业。”他续称,因此目前市场处在恢复发展秩序期,对未来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有益处。
从整体市场空间分析,郭祚荣认为,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转换,令汽车芯片市场需求将迎来4~5倍的市场容量增加,推动车载芯片每年有30%~40%甚至更高的年增速。因此目前成熟工艺制程完全足够承载相关市场需求,短期看不到对成熟工艺过剩的担忧。“目前我们认为,28nm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工艺制程,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采用最先进工艺。”
集邦咨询研究经理敖国锋则指出,在2027年后,无论L3或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上,都将看到平均闪存容量向2T、4T迈进。因此随着接下来法律法规完善,智能驾驶市场对闪存产品会有巨大需求空间。“因此我们相信在2026年后股票配资公司怎么找,闪存会迎来另一波成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车用智驾产品兴起所支撑。”